免费服务热线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川观新闻记者罗向明唐子晴
12月16日,攀钢供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首批50米长钢轨运抵中爪哇省芝拉扎港,标志着雅万高铁轨道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这批钢轨将最终运到位于德卡鲁尔的雅万高铁焊轨基地。
同一天,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阳光和煦,引来大批游客流连。今年初,经过两年的治理,苏铁保护区内的矿山已经完全退出,并通过四川省省级整改验收。
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环境不美也不是攀枝花这是攀枝花钢铁与阳光的城市发展辩证法。
对于攀枝花来说,钢铁产业是发展基石,阳光经济是发展趋势,用康养产业来定标传统产业,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在不断与时俱进、螺旋上升的城市发展辩证法中,攀枝花进一步实现了加快由钢铁之城向钒钛之都、由工矿基地向康养胜地、由传统三线建设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转变。
01
12月1日一大早,家住攀枝花市西区的78岁市民文顺仕和老伴吃过早饭便走出家门。我家背后就是西佛山,现在每天都要去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文顺仕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见证了攀枝花的兴衰变迁。
从60年前的三线建设时期开始,攀枝花凭借铁矿资源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随着一炉炉铁水流出,滚滚浓烟也成为攀枝花那个时代的工业标志。
出门灰头土脸,一年吸进一块砖。文顺仕回忆,采矿、冶炼所产生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百里钢城成了污染大户。2004年,攀枝花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16%,入围是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
面对超载前进的发展路径,攀枝花选择踩下刹车。通过关、停、并、转、迁,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100多家小矿山、小钢厂被关停;先后完成600多个工业污染源治理,累计削减二氧化硫近5万吨、烟粉尘5万余吨
要发展,更要绿水青山。攀枝花市自然环境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候建华介绍,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据统计,截至目前攀枝花全市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累计达1497公顷,累计投入资金约484亿元。
经过多年努力,攀枝花空气质量成功翻盘,优良率自2015年起连续5年保持在975%以上,2019年空气优良率列全省第二;攀枝花森林覆盖率达6199%,森林覆盖面积全省第二。
现在,抬头白云蓝天,低头花团锦簇,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攀枝花实现了从钢铁之城到阳光花城的完美转身。
02
进与退
如今走在攀枝花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两句话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
近些年,矿山让路退出、钢铁向钒钛产业转型升级,钢铁产业占攀枝花全市经济总量已从90%下降到25%左右,阳光则成了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
从攀枝花的发展历程看,因蕴含矿石遍地是金山银山离婚房产分割律师。近些年矿山让路退出,绿水青山又为攀枝花挣来了阳光康养,这又是一座金山银山打开阳光康养的发展大门。
做好阳光这篇文章,也意味着要用康养要求作为工业提级转型的标准。
攀枝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改造和招大引强,成为攀枝花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抓手。
为此,攀枝花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施腾笼换鸟策略,收回1500多亩用地。在短期高收益和未来整体发展两者间,我们选择了用绿色理念和更长远的眼光引领发展。园区管委会主任冯阳说,通过整合优势,盘活资源,园区钢铁延伸加工、机械制造、矿产、钒钛、冶辅耐材五大产业集群崭露头角,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效果日渐显现。
11月17日,攀钢集团与4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上下游、左右端产业项目在攀落地,进一步推动攀钢航母舰队打造;11月27日,四川省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攀枝花市分会场仪式上,集中开工的115个重大项目中,产业发展项目57个,占比49%
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为工业高质量发展释放出更多空间,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存量升级、增量涌进的格局。2019年攀枝花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72亿元离婚请律师要多少钱,创新指数、科技进步指数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03
快与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启动。处于四川最南端的攀枝花,是省内距离成都、重庆最远的地级市。怎样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发挥成渝攀铁三角的作用,并形成新铁三角。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说。
面对千载难逢的超级风口,快成了攀枝花的关键词。
加快两城建设、争创省级新区,把攀枝花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势独特的重要支点;加快提升钒钛钢铁制造能力和清洁能源发展水平,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经济中心的产业支撑;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加快构建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水运集成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城市发展驶入快车道,攀枝花也在谋划康养慢产业。
每年9月至次年3月,有超过15万名老人在此度过暖冬,攀枝花暖阳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中。
作为全国康养产业的首倡者、先行者和标准的提供者,攀枝花提出的养身、养心、养智的康养发展理念,已经吸引了各方来客。这里有这样一份345数据:攀枝花外地中小学生数量占到30%;外地看病住院人员占到40%;50%以上的房子是被攀枝花以外的人购买。
冬日暖阳、夏季清凉。昔日的工业重镇,正在成为成渝地区市民慢享生活的后花园。
(图片/王东
来源:川观新闻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