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军用电子设备-三防-包装现状与建议(下)
聚氯乙淡薄膜已证明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而制止用作电子产品包封材料。但目前仍有很多军工厂还在使用,由于价格便宜。触及经费,1时难以更换。聚氯乙烯释放有机气体,包装件处在这环境中,会使材料逐渐变质变色、金属腐蚀,并且薄膜的透气、透湿率比1般的塑/塑复合膜高(见下表),“3防”性能差,明显对军用电子设备的贮运防护极为不利,诚薄膜价廉,但由此酿成的损失是得不到抵偿的。 国外较重视包装材料防护性能的研究和测定。如法国,对军品和精密仪器包装用薄膜严格检测和控制其有害成份含量,其中卤素含量和硫含量小于50ppm,氯化物和氟化物也有1定的控制,否则严禁使用。我国与之相比就有差异,对军品包装用材料1般都不进行有害元素的测定,更谈不上严格控制。 2、制定完全、统1的“3防”包装规范和标准 1.“3防”标准缺少 MIL-STD-810D、GJB150主要对象是设备、产品,IEC68号文、GB2423主要是对设备与材料的,而包装面对既有包装件又有材料的情况,很难适应上述标准。我国国家包装标准主要参照ISO,有关“3防”标准不多。我国军标,至1986年底止共发布228项,其中有关包装标准仅6项,“7·5”期间略增加了1些,但还是相当缺少。包装的“3防”要求,在产品使用中,有时不相适应,如使用杀菌剂常常会对产品腐蚀与防潮造成影响。但有时解决“3防”中某1问题也可解决另外1因素,例如解决产品防潮问题的同时,可以解决部分防霉问题,使用某些苯胺防霉剂对部分金属有防护作用倒塌的房屋被强拆怎么赔偿。因此,“3防”是相干联的1个整体,进行统1研究制定统1规范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在军用电子设备“3防”包装方面还没有系统规范和完全的标准,致使生产厂在包装时无章可循,导致设计、工艺达不到实际使用效果,选材和施工盲目、不严。即使有了部分标准,由于标准与生产脱节也难于实行。缺少军用“3防”包装标准,是军用包装落后的1个重要缘由之1。系统地整理包装标准,尽快地制定相应标准,并建立完全、统1的军用“3防”包装体系,是当前面临的1项艰巨任务。 2. 修订标准,适应新的要求 当前,军用电子设备正处于更新换代时期,产品标准的制定与产品包装标准的制定有些已不能同步。1些原有标准已不完全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及时修订。如1些包装霉菌实验方法,该标准主要指标是与GB242 3.16-811致,但GB2423.16主要是适合电工电子产品与材料霉菌实验要求而制定的,而包装件有其本身特殊要求,在进行霉菌实验时,首先遇到的是用包装件还是用材料进行实验。包装件中是以实物还是以模拟件进行实验。我国包装标准主要靠ISO的标准,按说应以材料实验为主,若以包装件进行实验,且不算体积大小、需要大型设备不谈,更主要的是产品按规定已进行过人工长霉实验考核,再在包装件内进行1次长霉实验,由于霉菌是破坏性实验,实验时间长,耗资大,再加上1台产品,本钱增加,军用产品批量很小,用1台成品进行实验,这样使许多工厂会望而生畏,不敢问津,所以包装的“3防”实验,应当采取能反应自己包装特点的实验方法,不能盲目搬用国内同类型实验方法,否则就是有实验方法也难推行利用,包装的霉菌标准就是1例。应当加强研究包装的本身特点,编制适合可行的包装“3防”标准。3. 肯定基本环境条件 包装物在运输、中转贮存中1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使设备的包装和设备本身造成性能质量的变化,乃至破坏,因此制定和修订军用“3防”包装规范,首先应当研究包装件的环境要求和我国版图内的环境条件与气候分区作为制定包装件要求的基本根据。同时,还要研究受环境影响的劣化缘由与防护措施,这样才能使包装整体进1步完善。 对包装实验评价,也要以包装件的环境条件为根据。包装若要求太高,则过量地增加本钱,要求太低则不能保护产品。有了环境参数,才能在包装实验和评价时提出公道的严酷等级要求,使实验方法真正成为提高、保证产品包装的手段,提高实验生命力。 3、建 议 在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几点建议: 1.“3防”包装在最初产品设计中就应予以考虑。设备原材料及包装用材料的“3防”性能和材料之间性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都属产品设计中要1并考虑的内容。 2.研究“3防”整体工艺措施。“3防”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要考虑整体工艺措施,趋利避害旧村改造到多少可以强拆。 3.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重视将防护性功能性新材料、新工艺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包装改革加快进程。 4.尽快制定“3防”包装完全统1的规范和标准,和研究我国包装运输、贮存时的气候分区内环境条件作为制定标准的条件和根据。建立包装监督、管理机构。